春郊杂咏七首 其三

袍笏瞻天近,衙筹坐日移。
偶随安石屐,忘却习家池。
野店当垆媪,长途弛担儿。
淡烟桃杏坞,春色有人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郊外的闲适画面,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自然之美。

前两句写官员的日常:穿着官袍、手持笏板等待上朝,在衙门里处理公务直到太阳西斜。这里用"袍笏""衙筹"点出官员身份,但重点不在公务本身,而是带出后文的郊游。

中间四句突然转折:偶然跟随谢安(东晋名士)那样的脚步出游,完全忘记了习家池(典故,指公务繁忙)的烦恼。路上看到乡村酒馆里卖酒的老妇人,长途跋涉中放下担子休息的挑夫。这里用"安石屐"的典故暗示像名士一样随性出游,看到普通百姓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从官场到民间的视角转换。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薄雾笼罩的桃杏林中,春天的美景只有懂得欣赏的人才能领会。这里的"有人知"意味深长,既指有人懂得欣赏春色,也暗示诗人自己就是那个懂得生活情趣的人。

全诗通过对比官场生活和郊游见闻,表达了暂时放下公务、享受自然之乐的心情。诗人用朴实的语言描写普通人的生活场景,最后以朦胧的春景作结,留下余韵。这种从繁忙中抽身、发现平凡之美的态度,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的地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