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四月覃山采茶的生动画面,充满生活气息和思乡之情。
前四句像一组动态镜头:四月的覃山飘着茶香,采茶姑娘们唱着山歌劳作。镜头转到山间孤亭旁的小池塘,杜若草静静生长,斜斜的溪流边细雨朦胧,鸳鸯成双戏水。这些画面用"茶树香""蹋歌""细雨飞鸳鸯"等鲜活的细节,让人仿佛闻到茶香、听到歌声、看到雨中成对的鸳鸯。
后四句视野突然开阔:远处岛屿在云水间若隐若现,烟波浩渺连接着遥远荒野。最后笔锋一转,诗人看着春花快要凋谢,感叹自己没能趁着春光回到故乡。这里"岛屿""烟波"的苍茫景象与前面细腻的采茶场景形成对比,突然的思乡情绪让整首诗有了更深的情感层次。
全诗妙在两点:一是用采茶女、鸳鸯等活泼意象展现山间春景,二是通过开阔与细腻的视角切换,自然引出"看花思归"的惆怅。就像我们拍视频时,先拍特写再拉远景,最后定格在诗人望花叹息的侧影,让普通采茶场景有了打动人心的力量。
郑善夫
(1485—1523)福建闽县人,字继之,号少谷。弘治十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榷税浒墅。愤嬖幸用事,弃官归。正德中,起礼部主事,进员外郎。谏南巡,受廷杖,力请归。嘉靖初,以荐起为南京吏部郎中,途中病死。工画善诗。有《少谷集》、《经世要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