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流民
河南癸酉罹天殃,早魃为虐农事伤。
树皮剥尽草根绝,民生无计多流亡。
偏遭河北纷寇贼,烽火薰天涂路塞。
十室九室断爨烟,扶携何处堪求食。
陌上流民接踵来,肌肤枯槁筋骸摧。
陌下饥民尸枕籍,兽蹄鸟迹处尘埃。
陌上回头见陌下,半晌吞声泪频洒。
玉石至此诚无分,翻悔离家死横野。
兹闻圣主布深仁,发帑给粟振尔民。
可怜仁人谷,难入死者腹。
可怜仁人恩,难返死者魂。
噫嘻乎悲哉!生民不幸值此荒。
我行见之恻衷肠,愿天早以甘霖降。
树皮剥尽草根绝,民生无计多流亡。
偏遭河北纷寇贼,烽火薰天涂路塞。
十室九室断爨烟,扶携何处堪求食。
陌上流民接踵来,肌肤枯槁筋骸摧。
陌下饥民尸枕籍,兽蹄鸟迹处尘埃。
陌上回头见陌下,半晌吞声泪频洒。
玉石至此诚无分,翻悔离家死横野。
兹闻圣主布深仁,发帑给粟振尔民。
可怜仁人谷,难入死者腹。
可怜仁人恩,难返死者魂。
噫嘻乎悲哉!生民不幸值此荒。
我行见之恻衷肠,愿天早以甘霖降。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河南遭遇大旱和战乱时百姓的悲惨生活,字字血泪,读来令人揪心。
开篇直接点明灾难:河南遭遇大旱("早魃"是旱神),庄稼绝收。百姓吃光树皮草根后只能逃荒,偏偏河北还有土匪横行,烽火连天堵住逃难的路。十个家庭有九个断了炊烟,拖家带口根本找不到吃的。
中间用对比手法更显残酷:路上逃荒的人瘦得皮包骨头,路边却堆满饿死的尸体,野兽飞鸟在尸体间觅食。活人回头看死人,哭都哭不出声——早知逃出来也是死,还不如死在家乡。
最后看似有转机:皇帝开仓放粮赈灾。但马上转折:粮食救不了死人,恩惠唤不回亡魂。结尾诗人发出沉重叹息:只求老天下场救命雨。
全诗像纪录片镜头:从旱灾全景→逃荒特写→生死对比→政策实效,最后定格在诗人仰天祈祷的画面。最震撼的是"陌上回头见陌下"这个细节:活着的难民看着路上尸体,突然觉得逃荒毫无意义。这种绝望感比直接描写死亡更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