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次韵顾丈(估计是指顾逢,宋代诗人)的作品,题为《首春卧病遣怀四首》的第四首。我们一起来赏析一下这首诗的精髓和魅力。
首句“觅句无妨一字贫”,意思是作诗不要担心找不到合适的一个字,即使字词贫乏也无妨。这句鼓励了诗人在创作时不必过分拘泥于形式,重在表达情感和思想。接下来,“萧然砚北自由身”形容诗人虽处于病中,却依然保持清心寡欲,自由自在的状态。
接下来的两句“眼空寓物非留物,齿冷逢人更阅人”,用了比喻的手法,描述诗人看待事物的观点。他眼中的一切都是转瞬即逝的存在,不值得过分留恋;而对人则持有一种冷静观察的态度,通过与人的交流更多地了解这个世界。
“雨水已来芳草动,曲尘渐放柳丝春”,这两句描绘了春天初临的景象,雨水滋润大地,草木开始复苏,柳枝抽芽,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诗人通过这些自然景象来暗示自己内心的希望与憧憬。
最后两句“高车近见多倾覆,不但长途畏独轮”,这里的“高车”指的是地位高、权势大的人,“倾覆”则比喻他们的失败。“长途畏独轮”则是说即使地位高的人,独自驾车行驶在漫长的路上,也难免会遇到危险。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世事无常和权势易逝的感慨。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诗人虽然身患疾病,但仍保持乐观态度,对生活充满希望,同时也对世事无常有所领悟。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