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独旅人在京口(今镇江)夜泊时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又略带惆怅的心境。
前两句写江上夜景:寒雾笼罩的江面船只稀少,诗人独自停靠小舟,远望青翠山色。这里"漠漠"形容雾气弥漫的朦胧感,"翠微"指青翠的山色,画面清冷而宁静。
中间四句是诗的核心意境:诗人倒出绿色美酒自饮自乐,邀请白鹭作伴,共享忘却尘世烦忧的闲适。此时水面平静,初升的月亮带着寒意,秋色中的树木环绕着城池。这里"白鸟"象征高洁,"忘机"指放下心机,体现诗人向往自然、超脱世俗的情怀。
最后两句转折:诗人感叹思念的人远在千里之外,不能来此共赏美景,以致自己也不愿归去。"两忘归"既指主客双方,也暗指诗人沉醉美景与思念的复杂心境。
全诗以冷色调的秋夜江景为背景,通过"独泊""自适"等词突出孤独感,又用"白鸟""忘机"表达超脱之志,最后以相思之情作结,在宁静的画面中注入淡淡愁绪,形成含蓄深远的意境。诗中"泻绿醽""邀白鸟"等生动细节,让超然物外的情怀变得具体可感。
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