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书十六首 其十五 郭子仪

汾阳将略早登坛,免胄能令虏胆寒。
声伎却因名相减,立功容易处功难。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唐朝名将郭子仪的故事,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

1. 前两句夸他的本事
说他年轻时就当上大将("登坛"指拜将),打仗时脱掉头盔往敌人面前一站,就能把对方吓破胆。这里用"免胄"(不戴头盔)的细节,突出他自信勇猛的形象。

2. 后两句说他的智慧
表面看是在说郭子仪故意减少家里歌姬舞女("声伎")的排场,实际是讲他立了战功后特别会做人。诗人感叹:打仗立功不算最难,最难的是功成名就后如何低调保全自己。郭子仪故意表现得贪图享乐,其实是让皇帝放心他不会造反。

全诗的精妙在于:
- 用"脱头盔"和"裁歌姬"两个生活化场景,就写出郭子仪能武能文的双重智慧
- 最后一句"立功容易处功难"像句人生格言,直到今天都适用——成功不难,难的是成功后如何处世

(补充:历史上郭子仪功高震主却得以善终,正是因为他懂得主动"自污"示弱,这种政治智慧比军事才能更难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