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雪梅轩

少年见雪不畏寒,雪片如花意始欢。
更欲踏雪寻花影,往往琼瑶入暮看。
绝色微香暗相引,春风未至令人哂。
几向深岩住不还,翻怜晚岁情无尽。
罗浮自惜多仙才,藐射之神非俗胎。
何年谪向人间去,独爱当年碧玉台。
开轩寂寂对溪水,几树亭亭澹烟起。
月下横斜想素裳,雪中绰约当乌几。
老我牛衣不出门,空劳折简来翩翻。
待得扁舟王子夜,与君花下试倾尊。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爱雪寻梅的浪漫故事,充满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人生感慨。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

开篇八句是"少年追雪":诗人回忆年轻时见到下雪就兴奋不已,觉得雪花像花朵一样美丽,总想踏雪寻梅,常常看着雪景直到天黑。那时候觉得梅花若有若无的香气特别迷人,即使春天还没到也忍不住想笑。这几句用"雪片如花""琼瑶(美玉)入暮"等比喻,把年轻人对雪的新奇感和浪漫情怀写得活灵活现。

中间八句是"仙子传说":诗人联想到关于梅花的神话故事,说罗浮山(传说中梅花仙子的住处)的梅花都是仙人的化身,那个"藐射之神"(指梅花仙子)本不是凡间之物,不知哪年被贬到人间,却独爱住在简陋的碧玉台。这里用"谪仙"的典故,把梅花比作被贬下凡的仙女,既写出梅花的高洁,又暗含诗人对现实的不满。

最后八句是"老来闲趣":现在诗人老了,像穿着粗布衣服的农夫般很少出门,但朋友写信邀约赏梅还是让他心动。他想象着在月光下、雪地里的梅花该多么素雅,甚至准备好小船和美酒,打算像王子猷(东晋爱梅名士)雪夜访戴那样,突然乘船去和朋友赏梅饮酒。结尾的"试倾尊(斟酒)"特别生动,把老年人依然保留的生活情趣写得跃然纸上。

全诗通过"少年踏雪"到"老来赏梅"的时间跨度,用梅花串联起对青春活力的怀念和对当下生活的珍惜。最打动人的是那种贯穿一生的浪漫情怀——年轻时直接冲进雪地里撒欢,老了虽然身体不便,但看着梅花还能在想象中神游,甚至随时准备来场说走就走的"梅花之约"。这种对美好的永恒追求,正是这首诗最珍贵的部分。

罗洪先

罗洪先(1504-1564),字达夫,号念庵,汉族,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人,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罗洪先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