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是一首描述晚楼景色的诗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赏析这首诗的魅力:
一、起句:“高卷书帘雨气寒,螺屏拥髻赴沧湾。”
起句描写的是室内景象。书房的帘子高高卷起,透露出了寒冷的雨气。而所谓的“螺屏”,可能指的是室内装饰的屏风或纹路。“拥髻”则可能表示女子围坐的样子。“赴沧湾”可能暗示了晚楼靠海或近水,与下文的景色描写形成了关联。整体上,起句让读者感受到了室内的温暖与室外的寒冷形成了对比,预示着外面即将进入夜晚。
二、承句:“去天一握屋上屋,斜日几重山外山。”
承接上句,描绘了楼外景象。诗人形容楼高仿佛可以触摸天空,远处的山峦重重叠叠,夕阳斜照之下,显得尤为壮丽。这种描写使得画面感增强,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三、转句:“地展画图增暮景,风吹笑语落人间。”
此句进一步展现了晚景的美丽和人间生活的温馨。地面上的美景就像展开的画卷一样增加了傍晚的景色美意。“风吹笑语落人间”则描绘了人们围坐一起,欢声笑语享受生活的温馨场景。这种描写使得整首诗从单纯的自然景色转向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四、合句:“栖鸦已寂归云急,却怪云犹未得閒。”
合句描写了夜晚的景象。栖息的乌鸦已经安静下来,天上的云朵在急速地移动。诗人用“却怪云犹未得闲”来形容自己因为沉浸在这美景中而感到时间过得太快,云彩还未完全停歇下来。这里的描写带有诗人自己的情感色彩,传达出一种不舍与留恋之情。
总体来说,这首诗从室内到室外,从傍晚到夜晚,层层展开,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晚景画卷。同时,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诗人的情感渗透,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情感深度。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