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太原王氏双节徵文启后
皇古重三纲,天柱地维共立极。君臣父子夫妇互相联系,为我文化之发源,四五千年不相贼。
法穷而变固,有时不在纲纽尽破裂。今何时兮,沧海横流,千里金堤决。
今何世兮,焚焬赫烈,昆冈一炬玉石无分别。地维倾,天柱折。
簧鼓万千人,裂冠毁冕澜翻舌。四维一无存,那复言贞节?
嗟我神明胄,祸同猛兽烈。卓哉野王有贤裔,不在须眉在巾帼。
于归太原王,门第称赫赫。匝地黄巾来,祸如洪水逼。
巢覆无完卵,夫为贼所磔。淋漓碧血惨模糊,斯时对之心如剨。
随夫到黄泉,谁与存宗祏?忍死待须臾,谁与诉肝膈。
立嗣有后一生心,五十八年驹过隙。发虽苍,心常赤。
赫兮门楣光复光,继起更有闺中杰。太原王,南阳叶,丝萝缔,两情惬。
夫婿无命欲何如,玉楼忽赴修文牒。从此首飞蓬,膏沐不复泽。
揽镜泪如麻,呻吟卧床席。手掣并剪断青丝,门掩秋风纑夜辟。
虽无子,犹有侄。郑重蒸尝殷付托,抚之十年如一日。
欲迪前人光,赖有后人哲。泷冈表,舍人书,后人览之欷歔绝。
哑哑念慈乌,中心悲郁结。匍匐述哀辞大府,叩求营绰楔。
快哉东海公,准予褒扬无齮龁。呜呼,百年富贵如浮云,惟此芳名耿不灭。
视彼犬羊俦,能无天渊别。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激昂悲壮的笔调,歌颂了两位守节殉夫的女性,同时批判了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现状。全诗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到"四维一无存")像一幅时代画卷,用"天柱地维共立极"比喻传统道德体系,痛心疾首地描写社会动荡:道德崩塌如"千里金堤决",是非混淆似"昆冈玉石焚",人们被蛊惑着"裂冠毁冕"(破坏礼制),传统价值观荡然无存。
第二部分("卓哉野王有贤裔"到"抚之十年如一日")是诗的核心,用小说般的笔法讲述两位女性的故事。第一位王氏在丈夫被乱贼杀害后,本欲殉夫,但为延续宗嗣忍痛活下来,守节58年直至白发苍苍;第二位叶氏新婚丧夫,她断发明志,虽无子嗣却悉心抚养侄子十年。诗人用"淋漓碧血""手掣并剪"等画面感极强的描写,突出她们的坚贞。
第三部分("欲迪前人光"到结尾)写后人将她们的事迹上报官府获得表彰。最后用"百年富贵如浮云"的对比,强调精神操守远比物质财富珍贵,那些背弃道德的人与坚守者有着"天渊之别"。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天柱地维"等宏大比喻,使个人故事具有时代厚重感
2. 通过"断发""抚侄"等具体细节,让贞节观念变得有血有肉
3. 强烈的对比手法:社会崩坏vs个人坚守,富贵浮云vs精神永恒
4. 虽然歌颂的是传统贞节观,但其中"忍死存宗""无子犹侄"等描写,也透露出对生命延续的务实态度
需要注意的是,诗中推崇的妇女守节观念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今天我们更应看到其中女性在逆境中展现的坚韧品格,而非简单效仿其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