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奉命出差江南时的所见所感,既有对京城的不舍,也有对江南风光的欣赏,更暗含对民间疾苦的关切。
开篇用"帝城文物净新秋"展现京城秋高气爽的雅致氛围,暗示主人公即将离开这熟悉的环境。"建业清华"(南京美景)与"惬昼游"则表现了他对江南风光的期待。
中间四句通过具体场景展现行程:先辞别皇宫禁地,迫不及待登上阅江楼远眺;看到秋雁南飞想起家书,又发现江边芦苇未枯,客船行进缓慢。这些细节既交代了行程,又暗含思乡之情。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表面问"在哪里能遥望京城呈递奏章",实则揭露了东南地区百姓被苛捐杂税压榨的困境。诗人用"处处苦征求"直接点明民生疾苦,使整首诗从个人感怀升华到对社会现实的关切。
全诗巧妙融合了三种情感:对京城的眷恋、对江南的新鲜感,以及作为官员对百姓苦难的同情。语言清新自然,最后的社会批判又赋予诗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古代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