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七夕夜晚的浪漫氛围,但跳出了传统"乞巧"的俗套写法,用轻盈的笔触勾勒出一个空灵神秘的仙境。
前两句"纤吹浮云荐,非因散巧楼"是说:微风吹动薄云像在铺设地毯,但这可不是为了人间乞巧的彩楼准备的——这里用"浮云铺路"的意象暗示这是通往仙境的路径,同时点明诗人要写的是天上的七夕,而非人间的热闹。
后两句"灵俦不可觌,仙溪泛悠悠"更妙:那些相会的仙侣(牛郎织女)虽然看不见踪影,但能感受到仙溪(银河)中流淌着绵长的情意。这里用"看不见的相会"来表现牛郎织女相会的含蓄之美,就像我们虽然看不见风,但能看到树叶的摇动一样,通过银河的微波感受到神仙眷侣的存在。
全诗最动人的是把"相见"写成"不见"——明明是该写相会的场景,却故意写看不见人影,只留下云朵、银河这些自然景物让人遐想。这种留白的写法比直接描写相会更富有诗意,就像中国画里的留白一样,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
宋白
(936—1012)大名人,字太素。太祖建隆二年进士。乾德初,试拔萃高等。为著作佐郎。太宗即位,迁左拾遗,权知兖州,岁余召还。历仕集贤殿直学士、翰林学士、礼部侍郎,终吏部尚书。学问宏博,属文敏赡。尝三掌贡举,极意称奖,苏易简、王禹偁等皆出其门。雍熙中,与李昉等同编《文苑英华》。卒谥文安。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