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陈忏真原韵 其二 (癸丑(民国二年、一九一三))

忍死难争没世名,从前始悔领专城。
乾坤到此消清气,文字多应变徵声。
杜甫自怜穿短褐,终军莫再请长缨!
思焚笔砚归山去,遁迹渔樵过此生。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是作者在民国二年(1913年)写的,表达了一种人生反思和追求的心境。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通俗地分析这首诗词:

1. 主题:作者反思自己的人生选择,感慨世事变迁和人生无常。他对过去的决策和经历产生了新的思考,对未来的人生道路有了新的规划。

2. 情感表达:首句“忍死难争没世名”,透露出作者经历了生死考验和人生的磨难,感到人生难以预测和把握。他对自己的名声和成就感到无奈和遗憾,暗示着过去的决策并不完全满意。

3. 世事变迁与个人境遇:作者感慨“乾坤到此消清气,文字多应变徵声”,表达了对社会变迁和个人境遇的无奈。他认为社会的清气和正义逐渐消失,文字(文化或知识)也随世事变化而失去了原有的纯净和真实。

4. 个人心境与追求:作者以杜甫自比,表示自己虽然穿着简朴,但仍坚持追求内心的理想和信念。他希望自己能够像终军一样为国家效力和献身,但又感到现实无法实现这一愿望。因此,他产生了归隐山林、远离尘嚣的想法,希望过上简单而宁静的生活。

5. 归隐与超脱:最后两句“思焚笔砚归山去,遁迹渔樵过此生”,表达了作者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他渴望放弃世俗的纷扰,回归自然,过上与世无争的生活。这种超脱和归隐的想法,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另一种理解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经历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向往。他感到人生的无常和无奈,但也保持了对理想和信念的追求。同时,他渴望远离尘嚣,回归自然,过上简单而宁静的生活。这种心境和追求,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和态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