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墨菊
江南九月秋风凉,秋菊采采金衣黄。
近时丹丘出新意,却洒淡墨传秋香。
青城学士曾题藻,散落人间共传宝。
卷舒造化入毫端,回首东篱自枯槁。
东阳傅君心好奇,何处得此秋霜枝。
湖湘衲子远相贶,笔势迥与丹丘齐。
香英细蹙玄玉屑,老干拗断乌金折。
不随粉黛学时妆,自与幽人同志节。
渊明已逝屈子沉,晚香纵有谁知心。
感君画图三叹息,为君长歌楚天碧。
近时丹丘出新意,却洒淡墨传秋香。
青城学士曾题藻,散落人间共传宝。
卷舒造化入毫端,回首东篱自枯槁。
东阳傅君心好奇,何处得此秋霜枝。
湖湘衲子远相贶,笔势迥与丹丘齐。
香英细蹙玄玉屑,老干拗断乌金折。
不随粉黛学时妆,自与幽人同志节。
渊明已逝屈子沉,晚香纵有谁知心。
感君画图三叹息,为君长歌楚天碧。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墨菊图,通过菊花的高洁品格,表达了诗人对隐士节操的赞美和对知音难觅的感慨。
前四句写菊花盛开的季节和画家创新的画法。江南九月秋风凉,金黄的菊花盛开。画家丹丘突破传统,用淡墨画菊,却传神地表现出菊花的清香。
接下来四句写这幅画的价值。青城学士曾为画题诗,画作散落民间成为珍宝。画家用笔墨展现出自然的鬼斧神工,相比之下,真实的菊花反而显得黯然失色。
"东阳傅君"以下八句写画作的来历和特点。东阳的傅先生得到这幅画,是湖湘僧人远道相赠。画中菊花的花瓣像黑色玉屑,枝干苍劲有力。菊花不随俗媚俗,与隐士一样保持高洁品格。
最后四句抒发感慨。陶渊明、屈原这样的高士已逝,纵然菊花晚香,又有谁能懂得它的心?诗人对着画作再三叹息,只能对着楚地碧空长歌,表达无人理解的孤独。
全诗通过赞美墨菊的淡雅高洁,暗喻文人雅士不随波逐流的高尚品格,同时也流露出对知音难觅的惆怅。诗人用"淡墨传秋香"的意象,生动表现了艺术超越自然的美,以及文人追求的精神境界。
黄镇成
黄镇成(1287-1362)字元镇,号存存子、紫云山人、秋声子、学斋先生等。邵武(今福建邵武县)人,元代山水田园诗人,与黄清老(邵武故县人)被后人并称为“诗人二黄”。初屡荐不就,遍游楚汉齐鲁燕赵等地,后授江南儒学提举,未上任而卒。著有《秋声集》四卷、《尚书通考》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