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月

键户谢人事,茅堂夜色虚。
月明经客久,风意逼秋初。
亲老贫犹健,交稀病更疏。
还迟卜居愿,吾亦爱吾庐。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远离尘嚣、独居茅屋的宁静生活,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对亲情的珍视。

前两句写的是诗人关上门谢绝社交,在简陋的茅屋里感受夜晚的静谧。"虚"字用得巧妙,既指夜色朦胧,也暗示内心的空明澄澈。

中间四句是精华所在:月亮已经陪伴诗人很久,秋风带来初秋的凉意。这里用"经客久"形容月亮,把月亮拟人化,像是常来拜访的老朋友。接着笔锋一转,提到虽然家境贫寒,但年迈的父母身体还算健康;虽然朋友稀少,但正因为生病时少有人打扰,反而觉得清静。这种"塞翁失马"式的感悟很有生活智慧。

最后两句说虽然还没实现搬家的愿望,但已经很满意现在的住所。这句话化用陶渊明"吾亦爱吾庐"的典故,表达了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

全诗语言朴实,通过描写月光、秋风、茅屋等寻常景物,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在清贫中发现的幸福:父母健康就是福,无人打扰也是福。这种乐观豁达的生活哲学,在今天这个忙碌的社会里尤其值得品味。

黄景仁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