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秀才

来为亲铭几日留,归船正遇荻花秋。
高樯莫戛江边树,恐有啼乌在上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游子短暂归家又即将离别的场景,语言朴实却充满细腻情感。

前两句"来为亲铭几日留,归船正遇荻花秋"用白话说就是:我回来给亲人扫墓只能停留几天,返程时正好碰上芦苇开花的秋天。这里"荻花秋"的意象既点明时节,又暗示着离别的萧瑟感。

后两句"高樯莫戛江边树,恐有啼乌在上头"写得特别生动:大船的桅杆别碰着江边的树啊,我怕树上有乌鸦在啼叫。诗人用这个细节描写,把离愁别绪具象化了——乌鸦的叫声本就凄凉,更会触动离人的伤感。一个"恐"字透露出他对离别情绪的敏感和逃避。

全诗妙在把抽象的情感通过具体场景来表现:秋日的荻花、可能相撞的桅杆与树、想象中的乌鸦啼叫,这些日常景物都承载着深沉的情感。诗人没有直接说"我很伤心",但通过这些画面,让读者自然感受到他依依不舍却又不得不走的复杂心情。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