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翁雪月二竹 其一

岁晏暮山深,潇潇雪满林。影偏银凤下,声细玉龙吟。

独抱平生节,谁同末路心。惟应松柏树,寒日共萧森。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深山竹林雪景图,同时借竹子表达诗人孤傲坚韧的品格。

前四句写景:年末时节,深山被大雪覆盖,竹林在雪中沙沙作响。竹影映着雪光,像银凤飞落;风吹竹叶的声音,像玉龙低吟。这里用"银凤""玉龙"的比喻,把静态的雪竹和动态的风声写得既华美又灵动。

后四句抒情:竹子始终保持挺直的姿态,就像诗人坚守一生气节。但这样孤高的品格,在人生困境时却难觅知音。只有同样耐寒的松柏,才能在严寒中与竹子相互陪伴。诗人用"独抱""谁同"的对比,突出孤独感,而松柏的出现又让这份孤独有了慰藉。

全诗妙在把自然景物和人格精神完美融合。雪中竹林既是美景,也是诗人清高品格的象征。结尾松柏的加入,不仅丰富了画面层次,更暗示了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深意。寒冷环境中的竹与松,就像困境中依然坚守节操的君子,虽寂寞却自有一份傲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