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出上东门

步出上东门,肺肺东门柳。彼美窈窕娘,惜为荡子妇。

中堂裁衣裳,刀尺常在手。之子未归家,何以奉箕帚。

为君长相思,踯躅岁云久。思君头易白,惜无百年寿。

谁能学仙人,辟谷但饮酒。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对远行丈夫的思念之情,语言朴素却情感深厚。

开头四句像电影镜头:女子走出城门,看到东门外柳枝茂盛,触景生情想到自己——虽然貌美却成了留守妻子。"肺肺"形容柳叶沙沙作响的画面,暗示她内心的不平静。

中间六句是日常生活特写:她在厅堂裁衣,剪刀尺子不离手。表面是忙碌家务,实际在等丈夫归来。"奉箕帚"指做家务,这里带着苦涩——丈夫不归,连为他干活都成了奢望。

后六句情感爆发:直接诉说多年等待的痛苦。用"头易白""无百年寿"这样直白的身体变化,表达思念的煎熬。最后两句突然转折,说想学仙人靠喝酒度日,其实是反话——她既不能真的修仙,也无法借酒消愁,凸显现实的无奈。

全诗妙在三点: 1. 用裁衣、扫地等日常细节代替哭诉,更显思念之深 2. "头易白"这样的大白话,比华丽辞藻更有冲击力 3. 结尾的"修仙"幻想,生动体现苦等无果的绝望

这种写实又含蓄的表达方式,让普通人的婚姻困境穿越千年依然动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