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嘉善寺住持僧大智画

入山是天樵,出山是人樵。
如何不息担,洗足看溪流。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的生活场景,描绘了一个砍柴人从忙碌到放松的转变,传递出深刻的人生哲理。

前两句"入山是天樵,出山是人樵"形成巧妙对比:同一个人,在山里砍柴时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天樵"),回到人间又变回普通劳动者("人樵")。这暗示我们都有双重身份——既是自然的一部分,又是社会的一员。

后两句"如何不息担,洗足看溪流"是点睛之笔:为什么不停下担子,在溪边洗脚休息呢?这里"担"既指真实的柴担,也象征生活重担。诗人通过这个日常画面告诉我们:人生需要适时放下负担,享受当下的简单快乐。

全诗的魅力在于:
1. 用砍柴人这个普通形象,道出人人都懂却常忽略的道理
2. "洗足看溪流"这个动作充满画面感,让人感受到片刻闲适的美好
3. 短短四句完成从劳作到休憩的完整转变,节奏明快又余味悠长

本质上,这是首关于"生活平衡"的诗——提醒我们在奔波劳碌中,别忘了停下脚步,感受自然与内心的平静。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