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吴子和山水
今代高人张师夔,茧纸画出紫阳诗。
青山娟娟洗宿雾,绿树粲粲含朝曦。
孤篷高卷在沙脚,一叟独坐閒支颐。
返思前夜风雨恶,满蓑白雨飞淋漓。
牛渚天昏神鬼出,龙门雷动鼋鳌移。
明朝起视天宇净,金盘高挂扶桑枝。
云收浪息非昨梦,树色山光如旧时。
乃知穹壤间,神明有如斯。
高天日月常昭朗,平陆风涛自险巇。
紫阳之仙去我久,兹理明明知者希。
秦川吴子和,读书见天机。
喜得此画邀我题,嗟我倦游材力衰。
大江长淮动千里,似此几回亲见之。
行年五十未闻道,径欲从此栖武夷。
青山娟娟洗宿雾,绿树粲粲含朝曦。
孤篷高卷在沙脚,一叟独坐閒支颐。
返思前夜风雨恶,满蓑白雨飞淋漓。
牛渚天昏神鬼出,龙门雷动鼋鳌移。
明朝起视天宇净,金盘高挂扶桑枝。
云收浪息非昨梦,树色山光如旧时。
乃知穹壤间,神明有如斯。
高天日月常昭朗,平陆风涛自险巇。
紫阳之仙去我久,兹理明明知者希。
秦川吴子和,读书见天机。
喜得此画邀我题,嗟我倦游材力衰。
大江长淮动千里,似此几回亲见之。
行年五十未闻道,径欲从此栖武夷。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同时融入了人生感悟和哲理思考,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画中景:动静结合的山水世界
前半部分像电影镜头一样展示画作内容:清晨青山绿树被朝霞洗净("青山娟娟洗宿雾"),老翁独坐船头悠闲托腮("一叟独坐閒支颐")。接着突然切换到昨夜暴风雨的回忆——电闪雷鸣、巨浪翻涌("牛渚天昏神鬼出"),与眼前的宁静形成强烈对比。这种"暴雨转晴"的戏剧性变化,让人仿佛亲历大自然的壮美。
2. 画外意:人生如天气的哲理
诗人从天气变化悟出深刻道理:就像风雨终会过去,人生也有起伏("高天日月常昭朗,平陆风涛自险巇")。他感叹真正懂这个道理的人很少,暗示世人常被眼前困难迷惑,看不到永恒不变的天道规律。
3. 观画人:五十岁的顿悟
结尾处诗人自述五十岁仍未参透人生真谛("行年五十未闻道"),看到这幅画后突然想隐居武夷山。这个转折很有趣——本是题画诗,最后却变成诗人的"辞职申请书",说明艺术引发了他对人生意义的重新思考。
艺术魅力在于:
- 用"暴雨VS晴空"的对比画面,把抽象哲理变得可视可感
- 语言充满动感,"飞淋漓""雷动"等词让人身临其境
- 从赏画到悟道再到人生抉择,情感层层递进自然
- 最后突然的隐居念头,留下意犹未尽的余韵
全诗就像带读者完成了一场"艺术鉴赏+哲学课+人生规划"的沉浸式体验,既有审美享受又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