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祈晴仪式后天气转晴的喜悦场景,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朴素情感。
前两句写祈晴仪式刚结束就迎来晴天,用"灵宇""还车"等词营造出庄重仪式感,同时"已报晴"的快速转折带来惊喜。中间四句用生动的画面展现晴空万里的景象:开阔的天空、清晰可见的远树,路上行人变得活跃,田间响起耕作歌谣,就像用镜头由远及近地拍摄了一组田园风光片。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将好天气与丰收愿景联系起来——今年定有好收成,连米饭都会用上等白米来煮,用最接地气的饮食期待道出农民最朴实的愿望。
全诗像一幅动态的农耕画卷,通过天气变化带出人间烟火气,没有华丽辞藻却充满生活质感,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一场及时雨后的晴朗天气,如何让整个乡村焕发生机。诗人巧妙地把自然现象与人文活动编织在一起,传递出"风调雨顺即是福"的传统农耕智慧。
郭印
宋成都双流人,字信可,晚号亦乐居士。郭绛子。徽宗政和进士。累任铜梁、仁寿等县令。高宗绍兴十八年,以任永康军通判时牒试避亲、举人不当降一官。终部刺史。与秦桧有庠序旧,绝不与通,家居十八年。性嗜水竹。工诗,与蒲大受、冯时行、何耕道为诗友。有《云溪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