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在南郊舟中与朋友分别的情景,诗人通过回忆和感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通俗解读:
开头两句使用了两个古代的神话故事来引入题意。玉龙老子是古代传说中的神仙,这里用来代表访仙觅道的高洁之士;“仙鹤”是仙人的象征。“冲佑散人”则是指那位归隐的道家人士,传说中他乘坐瑞鸟返回仙界。这两句通过神话故事表达了对神仙般高洁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两句“俗事只今长刺促,可人自昔费招呼”则转向现实,说现在的世俗事务让人感到紧迫,而像杨少卿这样的朋友自古以来都不容易找到,需要花很多时间和努力去结交。
“忧时恨不百子骏”这句中的“子骏”是指曹植,这里借用他的名字表达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希望有更多像曹植那样有才华的人能够来为国效力。
“背我宁堪二大夫”则是借用古代的贤臣来表达对朋友的思念,意思是两位朋友离开自己,如同贤臣离世,感到非常不舍。
最后两句“舣櫂黄昏不成别,画成江上送行图”是对别离场面的描写。诗人因为天色已晚,不得不离开,与朋友未能好好告别,内心十分遗憾。通过“画成江上送行图”这一想象的方式,表达了对这一时刻的深切怀念和难以忘怀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神话故事的引用和对现实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高洁生活的向往、对朋友的珍惜以及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同时也流露出与友人分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