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新兴杨明府内召
一挥兕革无停滞,白日却走天边雷。
雷声震霹雳,公心贯金石。
万树桃花待雨妍,千寻帝阙翔金舄。
兴之为邑杂百蛮,胡为春锦绚斓斑。
任公并剪一割裂,顾见草木生姿颜。
即今入践司农职,万户苍生待食息。
但用先年蔽芾棠,何忧不覆千林翼。
余之良友有二黄,天闲飞黄总莫方。
大黄已跃天门去,惟馀小者尚傍徨。
此皆渥水神龙种,不与野马争腾骧。
公曾并回伯乐顾,一进一却庸何伤。
嗟予未获就公厩,见公倒屣惟恐后。
土木形骸本足嘲,况此镆铘久生绣。
公一摩之光怪露,万丈虹霓为公吐。
夜夜朝朝风雨声,欻然紫气冲云雾。
送公之行予无言,但向江头把绿荪。
大黄誓不忘国士,小黄岂负信陵恩。
丈夫报德应有在,委露输尘安足论。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写给一位名叫杨明府的官员的送别诗,赞美他的才华和功绩,同时表达了对他的不舍和期待。
第一部分(开头到“千寻帝阙翔金舄”):
诗人用夸张的比喻赞美杨明府的才华和魄力。说他像一位手持宝剑的侠客,剑一出鞘就能斩断一切阻碍,连天上的雷声都为之震动。他的心志坚定如金石,他的到来让地方焕发生机,就像万树桃花等待春雨绽放。如今他被朝廷重用,即将飞黄腾达。
第二部分(“兴之为邑杂百蛮”到“何忧不覆千林翼”):
诗人回忆杨明府在地方任职时的功绩。他治理的地方原本混乱落后,但他像一位巧匠,用剪刀裁出美丽的锦缎,让当地焕然一新。如今他升任司农(掌管农业的官职),百姓都指望他能让大家过上好日子。诗人相信,以他的能力,一定能像当年一样造福更多人。
第三部分(“余之良友有二黄”到“一进一却庸何伤”):
诗人用比喻的手法,说自己有两位朋友(“二黄”),像两匹千里马。其中一位已经飞黄腾达(“大黄”),另一位还在等待机会(“小黄”)。诗人说他们都是人才,只是时机不同,不必为此伤感。这里可能暗指诗人自己和杨明府的关系,表达了对杨明府的羡慕和对自己未来的期待。
第四部分(“嗟予未获就公厩”到结尾):
诗人表达了对杨明府的敬仰和感激。他说自己虽然没能追随杨明府,但对他无比敬重。杨明府就像一位铸剑大师,能让锈蚀的宝剑重现光芒。诗人用“紫气冲云雾”形容杨明府的气度和前程。最后,诗人以送别的场景结尾,说自己在江边采撷香草为他送行,并相信自己和朋友都会铭记杨明府的恩情,将来一定有机会报答。
整体赏析:
这首诗语言豪迈,比喻生动,充满了对杨明府的赞美和祝福。诗人通过夸张的想象和丰富的意象,塑造了一位才华横溢、功绩卓著的官员形象,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宝剑”“雷声”“桃花”“千里马”等意象,既展现了杨明府的英雄气概,也寄托了诗人对他的深情厚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