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

频岁劳征辔,来归又九秋。
鸡声惊客梦,雁字动乡愁。
野水明残月,寒烟隐戍楼。
故人多不贱,憔悴敝貂裘。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常年在外奔波的人回到家乡时的复杂心情,充满了旅途的疲惫和思乡的哀愁。

前两句"频岁劳征辔,来归又九秋"说这个人多年来一直在外奔波("征辔"指马缰绳,代指旅途),好不容易回来时已是深秋九月。这里用"又"字暗示他经常这样离家在外。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画面展现旅途的艰辛和思乡之情:
- "鸡声惊客梦":清晨的鸡鸣声惊醒了旅人的美梦
- "雁字动乡愁":看到天上排成"人"字的大雁,勾起了思乡之情
- "野水明残月":野外水面上映着将落的月亮
- "寒烟隐戍楼":寒冷的晨雾中,边防哨所若隐若现

最后两句"故人多不贱,憔悴敝貂裘"是感慨:当年的朋友们都过得不错,而自己却衣衫褴褛("敝貂裘"指破旧的皮衣),面容憔悴。这里透露出一种功业无成、落魄归来的失落感。

整首诗通过旅途中的典型场景(鸡鸣、雁飞、残月、寒烟),配合简洁有力的语言,生动表现了游子归乡时既期待又忐忑的复杂心理。特别是最后与其他人的对比,更凸显了主人公的失意和沧桑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