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行

六王扫地阿房起,桃源与秦分一水。
小国寡民君所怜,赋役多惭负天子。
天家正朔不得知,手种桃枝辨四时。
遗风百世尚不泯,俗无君长人熙熙。
渔舟载入人间世,却悔桃花露踪迹。
曾闻父老说秦强,不信而今解亡国。
画图曾识武陵溪,飞鸿灭没天之西。
但恨于今又千载,不闻再有渔人迷。

现代解析

这首诗借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故事,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现实政治的感慨。

开头四句用秦朝历史做铺垫: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大建阿房宫,而桃花源却与秦朝仅一水之隔。这里形成鲜明对比,一边是强权帝国,一边是"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诗人说这样的世外桃源虽然赋税徭役少,但也会觉得愧对天子,其实是反讽现实中的沉重赋税。

中间六句描写桃花源的生活:那里的人不知道外界改朝换代,通过种植桃树来分辨四季。这种纯朴的生活方式传承百代,人们没有统治者却过得和乐融融。直到渔夫闯入,才后悔让桃花暴露了踪迹。这里暗含对现实社会复杂性的批判。

最后六句转入现实感慨:桃花源的人曾听说秦朝强大,却不信它会灭亡。诗人说自己虽然通过画作认识过武陵桃花源,但如今天各一方。最遗憾的是千年过去,再没有渔人能找到这个理想之地,暗示现实中理想社会的不可复得。

全诗通过对比理想与现实,表达了对简单纯朴生活的向往,同时暗含对现实政治的不满。诗人用桃花源的故事,实际上是在说:这样美好的社会在现实中难以再现,令人遗憾。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