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日陪夏桂洲学士南郊观牲

皇州风转翠云游,光涌南端璧月流。珠树灵坛春漠漠,尚刍御廪夜幽幽。

天回淑气蕃羵犊,苑静繁星散旆驺。视涤逡巡移剑履,明禋优渥动宸旒。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官员陪同大学士夏言(号桂洲)在南郊参与祭祀前检视祭牲的庄严场景。全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烘托出皇家祭祀的肃穆氛围。

前两句写皇城风光:春风吹动云彩如翠绿的游丝,月光像流动的玉璧般洒在南郊。这里用"翠云""璧月"等意象营造出神圣感。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祭祀场所:珠玉装饰的神坛边春意朦胧,夜间存放祭牲的仓库幽深静谧。天气回暖使祭祀用的小牛茁壮成长,皇家苑囿中繁星般的仪仗队旗帜静静排列。诗人用"漠漠""幽幽"等叠词强化静谧感,"繁星散旆驺"的比喻生动展现仪仗之盛。

最后两句点出核心场景:官员们恭敬地巡视洗涤祭牲的仪式,庄重的祭祀活动连皇帝冠冕的垂珠都为之震动。"逡巡""优渥"等词凸显出参与者的小心谨慎,而"动宸旒"的夸张手法则突显祭祀的隆重。

全诗通过时间线索(从日暮到夜深)和空间转换(从皇城到南郊),将自然景物与人文仪式巧妙融合,在宁静祥和的氛围中暗含对皇权礼制的歌颂。诗人用珠宝(璧月、珠树)、星月(繁星、璧月)、动物(羵犊)等多重意象叠加,构建出既神圣又生动的祭祀画卷。

王慎中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