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七日射堂试士毕登剑河桥耸翠亭望西北诸山 其二

回潭西去绿沄沄,一角楼台上夕曛。
倾耳却闻空际响,入山云斗出山云。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登高望远的生动画面,语言清新自然,充满动感美。

前两句像用手机拍了个小视频:夕阳下,剑河桥边的潭水泛着绿波向西流去,一角亭台被晚霞镀上金边。这里"沄沄"形容水流回旋的样子,配合"夕曛"(晚霞)的暖色调,画面既灵动又温暖。

后两句突然加入"立体声效":诗人竖起耳朵,竟听到天空中传来奇特的声响——仔细一看,原来是进山的云和出山的云在"打架"呢!这里把云朵拟人化,用"斗"字让静止的云有了武侠片般的动态感,既写出山间云雾缭绕的实景,又暗含人生进退的哲思。

全诗妙在把常见的山水景色写得像动画片:水流会转弯,亭台会发光,云朵会打架。通过"闻空际响"这个通感手法,让读者不仅看到画面,还仿佛听到云层翻滚的声响,这种多感官体验正是古典诗词的独特魅力。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