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庆牧常公殉节诗

炮火烽烟夜照关,横戈已誓不生还。
寇狂岂虑迟天讨,臣死何知重泰山。
昔岭秋霜埋血碧,浣花春露积苔斑。
于今绝塞归皇域,马上忠魂破笑颜。

现代解析

这是一首纪念某人殉节而写的诗,诗歌所描述的是一位忠诚的国家公仆在战争中英勇牺牲的情景。下面我将用通俗的语言为您分析这首诗:

1. “炮火烽烟夜照关”:这一句描述了战争的场景,炮火和烽火在夜晚依旧照耀着关隘,说明战争激烈,形势紧张。

2. “横戈已誓不生还”:横戈表示持戈而战,这里代表着主人公已经做好战斗准备,并且决心牺牲,誓言不活着回来。

3. “寇狂岂虑迟天讨”:这里的“寇狂”指的是敌人疯狂进攻,“天讨”可以理解为上天的惩罚或正义的审判。主人公并不担心敌人会延缓正义的到来,他愿意用自己的生命去捍卫正义。

4. “臣死何知重泰山”:表达出主人公愿意为国家牺牲,他的死比泰山还要重。这是一种比喻,表达了他的忠诚和决心。

5. “昔岭秋霜埋血碧,浣花春露积苔斑”:这两句描述了战争的残酷和牺牲的惨烈。昔岭上的秋霜和浣花旁的春露,象征着岁月的流转和自然的无情,而埋血碧和积苔斑则描绘了战争的惨烈和牺牲的沉重。

6. “于今绝塞归皇域,马上忠魂破笑颜”:最后两句表达了战争的胜利和主人公的忠诚。尽管在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是最终成功地收复了失地,并且主人公的忠魂得以安息。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主人公的忠诚、决心和勇气。他不仅是一位为国家而战的勇士,更是一位忠诚的国家公仆。他的牺牲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这首诗充满了对英勇牺牲的赞美和对忠诚的敬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