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阳道中

匹马登山七月寒,晓风吹雨过雕鞍。
十围树自云中出,一线天从瓮里看。
乐岁酒浆含润泽,太平獠猓尽衣冠。
前驱自有当关吏,未觉炎荒道路难。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作者在黔阳地区旅行时看到的景象和感受,充满了自然的壮丽和人文的和谐。

第一句“匹马登山七月寒”说明作者独自一人骑着马在七月的山上行走,尽管天气已经很热,但山上的天气却依然寒冷。这里通过“匹马”、“寒”等词语,表现了旅途的孤独和自然环境的冷峻。

第二句“晓风吹雨过雕鞍”进一步描述了清晨的景象,微风吹拂,带来了雨滴,而这些都从作者的马鞍旁经过。这里描绘了清晨的宁静和湿润,给读者带来一种清新而略带凉意的感觉。

第三句“十围树自云中出”描绘了一棵庞大的树木从云层中冒出来的景象,仿佛树木是从云彩中长出来的,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第四句“一线天从瓮里看”是说在一处狭窄的山谷中,天空形成的裂缝就像一只瓮的开口一样,给人一种狭长而神秘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乐岁酒浆含润泽,太平獠猓尽衣冠”则是描述了当地人民生活的富足和祥和。乐岁指的是丰收的年景,酒浆泛着光泽,表现出丰收之后人们欢庆的场景。獠猓原本是指未开化的少数民族,这里用来泛指当地居民,他们现在都换上了汉人的衣服,体现了当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最后一句“前驱自有当关吏,未觉炎荒道路难”则提到当地有官员保持秩序,虽然环境艰苦,但人们并没有觉得道路难行。这里表现了对当地治理的认可与满意,表明即使在偏远的地方,也能维持良好的秩序和安定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场景,传达出一种宁静、和谐与安逸的美好感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