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端州采砚归有作 其二

万里江飞匹练过,小湘大路(峡名)峡嵯峨。
烟波疍女鸣榔少,风俗龙须织席多。
翡翠墟边丛水带,芭蕉林外尽山螺。
归舟此度欢无极,采得青花自烂柯(水岩石以有小青花为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从端州(今广东肇庆)采砚石归来的所见所感,通过对沿途景象的细致描写,展现了地方的风土人情。

首句“万里江飞匹练过”,诗人从远处写起,描绘了江水如同白色的绸带一般在眼前流淌,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江水的广阔与清澈。

“小湘大路峡嵯峨”进一步具体描述了江边的地形,经过一个小湘大路时,诗人眼前出现了险峻的峡谷,这里“嵯峨”一词生动地描绘了峡谷的险峻景象。

接下来,“烟波疍女鸣榔少”转向了对江上渔人生活的描述,江面上烟波浩渺,疍女们在江中捕鱼,鸣榔声稀,给人一种宁静与安详的感觉。

“风俗龙须织席多”则转向对当地风土人情的描写,江边居民擅长用龙须草编织各种生活用品,体现了当地人们的勤劳与智慧。

“翡翠墟边丛水带,芭蕉林外尽山螺”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沿途的自然风光,翡翠墟边的水珠与丛生的水草相互映衬,芭蕉树林外则是连绵的山螺,展现了诗人所见的自然美景。

最后,“归舟此度欢无极,采得青花自烂柯”诗人通过描绘采得青花(一种美丽的砚石)后归舟的喜悦之情,表达了旅途的收获与满足,也暗示了砚石之美如同烂柯(自古以来形容景致迷人),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既描绘了自然风光,又展示了地方风土人情,以及个人的情感体验,将自然与人文巧妙结合,读来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美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