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桃花

秾艳惟应占早春,一枝偏发授衣辰。
谁倾篱下忘忧物,恰遇源中避世人。
繁坞秋深吹绛雪,寒林霜冷坼红鳞。
欲攀芳树愁摇落,憔悴刘郎旧日身。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株在九月反常盛开的桃花,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人生际遇的感慨。

前两句写桃花本该在早春开放,却有一枝偏偏在九月(授衣辰指农历九月)绽放。这里用"秾艳"形容桃花的艳丽,与"早春"形成时间错位,制造出反常的美感。

中间四句用两组对比:篱边菊花(忘忧物)本该是秋季主角,却遇到这株像世外桃源般的桃花;深秋时节本应飘落红叶(绛雪),但这株桃花却在寒霜中绽放如红色鳞片。这些意象冲突突显了桃花的特立独行。

最后两句转入抒情:想摘取这美丽的花朵又怕它凋零,诗人以"刘郎"自比(暗用刘禹锡典故),表达自己如同这不合时宜的桃花,虽在逆境中绽放却难逃憔悴的命运。全诗通过"反季节桃花"这一意象,巧妙寄托了诗人对自身际遇的感慨。

彭孙遹

彭孙遹(yù)(1631—1700)清初官员、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