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杨司马(承湛)仙游遥挽二首 其二

天中记得谒凫旌,白下依依话旧情(丙午仲夏,君因公晋省,接谈竟日)。
宦久却怜添短鬓,功多方拟请长缨。
如何应诏来旗鹤,还望扬灵跨海鲸。
鸿笔幸教传令子,贤书早达振家声(谓令嗣绶卿先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悼念已故友人杨承湛(官至司马)的作品,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和对后辈的期许。

全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开头回忆两人在南京(白下)相见的场景,那时杨承湛因公出差到省城,两人畅谈整日,情谊深厚。"宦久却怜添短鬓"一句,既感慨友人多年为官操劳早生华发,又暗含对其勤政的敬佩。

诗中"功多方拟请长缨"用汉代终军请缨的典故,赞美杨承湛本可建立更大功业,却突然离世("如何应诏来旗鹤"用仙人乘鹤的意象暗指去世)。"还望扬灵跨海鲸"则寄托哀思,希望友人英灵不灭。

最后四句笔锋一转,欣慰地提到逝者的儿子(绶卿先生)文采斐然,已通过科举考试光耀门楣。这既是对逝者的告慰,也体现了中国人"薪火相传"的传统观念——父辈虽逝,但其精神通过优秀后代得以延续。

全诗巧妙地将个人哀思、仕途感慨与家族传承融为一体,既有"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伤感,又透露出"后继有人"的欣慰,展现了中国人面对生死时的达观态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