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海螺山

欲绕洪岩作画观,杖藜还下碧云端。
探泉漫指南湖胜,看瀑犹疑山雨残。
一笠晚烟林壑迥,半担斜照石巢寒。
樵吹处处催归路,回首层阴万木间(以上清陈世英《丹霞山志》卷一○)。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漫步海螺山时的所见所感,充满自然野趣和悠然自得的情调。

开头两句写作者拄着藜杖从云雾缭绕的高处下山,想把洪岩一带的风景当作画来欣赏。这里用"作画观"的比喻,说明风景美得像画一样。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山中美景:先写探寻泉水时,觉得南湖的景色最为出众;看瀑布时,还以为是山雨过后残留的水流。傍晚时分,林间升起炊烟,山石间的巢穴透着寒意,夕阳的余晖洒在半担柴火上。这些细节描写生动展现了山林的静谧与野趣。

最后两句写回家路上,到处传来樵夫的歌声催促归家,回头望去,只见层层树荫笼罩着山林。结尾的"万木间"与开头的"碧云端"呼应,形成完整的空间感。

全诗用朴素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山林晚归图,通过泉水、瀑布、炊烟、夕阳等意象,传递出对自然山水的喜爱。诗中"杖藜""樵吹"等细节,更增添了生活气息,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诗人漫步山野的闲适心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