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吕洞宾生日时,人们对这位道教神仙的敬仰之情。
开头说,从小孩子开始,人们就懂得用香火表达对吕洞宾的尊敬。诗人梦见自己得到吕洞宾的笔,暗示希望获得他的才学或庇佑。
接着诗人自谦:年纪大了,觉得自己没什么才华,怀疑是吕洞宾把才学收回去了;年轻时虽然爱写诗,但也没写出什么惊艳的作品。这里用幽默的方式表达对吕洞宾的仰慕,同时带点自嘲。
然后提到吕洞宾的画像还在东林寺流传,但当年他在石榴皮上题的诗已经找不到了——说明神仙的事迹有些被记住,有些却随时间消散了。
最后说,在吕洞宾生日这天,诗人恭敬地跪拜,因为传说这是神仙降临人间的日子。整首诗既有对神仙的敬重,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语言平实但情感真挚。
林希逸
福州福清人,字肃翁,号竹溪、庸斋。理宗端平二年进士。善画能书,工诗。淳祐中,为秘书省正字。景定中,迁司农少卿。官终中书舍人。有《易讲》、《考工记解》、《竹溪稿》、《鬳斋续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