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寺留题

绿筱寒松小翠微,鱼声寂寂鼓声稀。
山头远见龟屏出,海峤谁迁石笋归。
欲得鬼神添岭桧,却愁风雨断天衣。
醵钱欲作翚飞观,一钵无妨厌蕨薇。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略带神秘的寺庙风景画,同时透露出诗人对自然与信仰的思考。

前四句写景:翠绿的竹林、苍劲的松树构成青翠的山色("小翠微"),这里鱼梆声(佛教法器)和鼓声都很稀少,显得格外宁静。远望山头像龟背般的石屏,海边礁石像谁把石笋搬来了——这些奇特的山石造型引发诗人的好奇。

后四句抒情:诗人想请鬼神帮忙在山上多添些古树("岭桧"),又担心风雨会破坏天然美景("断天衣"指自然景观)。最后说大家凑钱想建座飞檐翘角的壮观佛寺,但诗人觉得即使粗茶淡饭("蕨薇"指野菜)住在简朴的寺庙里也很满足。

全诗妙在将自然景观与宗教场所融为一体:既赞叹鬼斧神工的自然奇观,又体现淡泊的修行心境。特别是最后两句的对比,显示出诗人更看重精神境界而非物质排场的生活态度。诗中"龟屏""石笋"等比喻既形象又有趣,让严肃的寺庙题材显得生动活泼。

李新

宋仙井人,字元应。哲宗元祐五年进士。刘泾尝荐于苏轼。累官承议郎、南郑丞。元符末上书夺官,谪遂州。徽宗大观三年赦还。有《跨鳌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