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前韵

岿然华屋四开扉,经构初凭佛大威。
最是一州孤绝处,不因嘉客到应稀。
凌虚自觉云梯近,销暑聊将玉盏飞。
人士莫嗟山简醉,犹能倒著接{上四下离}归。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高耸华美的建筑,以及诗人在此与友人畅饮的闲适场景,字里行间透露出超脱世俗的豁达心境。

开头两句写这座华屋四面开阔,最初是依靠佛教的力量建成的。"佛大威"暗示建筑可能和寺庙有关,带有庄严神圣的气息。

中间四句是诗的核心:这里是一州最幽静偏远的地方,平时少有客人到访。站在高处仿佛能摸到云梯(夸张手法),和友人饮酒消暑时,酒杯像在飞动(形容饮酒的畅快)。这里用"云梯近"和"玉盏飞"两个生动的比喻,把高处饮酒的飘逸感写得活灵活现。

最后两句用典故自嘲:大家别笑话我像山简(晋代名士)一样喝得烂醉,我至少还能倒戴着头巾回家呢!"倒著接{上四下离}归"这个细节特别有趣,通过醉汉歪戴头巾的滑稽形象,反而展现出诗人不拘小节的真性情。

全诗妙在把一次普通的聚会写得仙气飘飘——在高处喝酒就像登天,醉态都成了风雅。诗人用"孤绝处""云梯"这些词营造出世外桃源般的氛围,最后又以自嘲的口吻拉回人间烟火气,这种超凡脱俗又不失幽默的格调,正是这首诗的魅力所在。

苏颂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