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辰秋兴八首五叠少陵韵自中秋至重阳前成之 其三
大明暗淡掩朝晖,螮蝀年来入紫微⑴。
运去一龙愁失水,时来三鸟诩能飞⑵。
梦凰牒记传何妄(见刘向《孝子传》),骑雀天门愿亦违。
大好家居谁撞坏,中原逐鹿枉争肥。
运去一龙愁失水,时来三鸟诩能飞⑵。
梦凰牒记传何妄(见刘向《孝子传》),骑雀天门愿亦违。
大好家居谁撞坏,中原逐鹿枉争肥。
现代解析
这首诗借古讽今,用象征手法暗喻明朝衰败的局势,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首联“大明暗淡掩朝晖,螮蝀年来入紫微”以天象暗喻国运:大明的光辉逐渐暗淡,彩虹(螮蝀)侵入紫微星(象征帝王居所),暗示朝廷被小人或外敌侵扰,国势衰微。
颔联“运去一龙愁失水,时来三鸟诩能飞”用对比手法写命运变迁:真龙(比喻贤君或忠臣)失势,像离水的龙一样困顿;而三鸟(可能指奸臣或得势小人)却借机得意,自夸能飞上高位。
颈联借用典故进一步讽刺:凤凰的传说(象征祥瑞)不过是虚妄的记载,而普通人想飞黄腾达(骑雀登天门)的愿望也终成空。暗指朝廷宣扬的盛世假象和投机者的失败。
尾联直指现实问题:“大好家居谁撞坏”质问是谁破坏了国家基业,“中原逐鹿枉争肥”则讽刺群雄争权夺利,最终只是徒劳,百姓遭殃。
全诗通过自然意象、神话典故和尖锐发问,揭露了明朝末年政治腐败、内忧外患的局面,既有对统治者的批判,也有对百姓苦难的隐忧,语言凝练而寓意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