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石图歌寿三爱兄七十又一

沧田变海蒲柳朽,世间何物可耐久。
请问千岁绿发叟,叟云看汝古洞口。
洞前大石高嵯砑,脚下儿孙若拱候。
寒侵热炙总不知,惟带苔衣几寸厚。
自来丘壑久寂寥,呼得长松作贞友。
长松漏雨几十围,牙爪拿天与雪斗。
大干偃仰鳞甲秃,小枝犹学青蛇走。
老椿萱荚耻作群,只与此石长相守。
忆昔女娲炼石补罅天,缘何遗尔落山薮。
又闻祖龙梁父侈封时,滥职大夫尔何有。
生公挥麈点尔头,辟谷留侯后尔后。
石似钝兮松似幽,石安静兮松色秀。
石产芝兮松有苓,磊砢偃盖真佳偶。
吾家风植介与贞,坚心劲盾君知否。
直须劝尔一杯酒(直,钞本原误作“真”。),请君移入我图中,吾将持此为兄寿(《壮其遗集补遗》)。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首祝寿诗,通过描绘松树和石头的坚贞形象,赞美长寿和友谊的珍贵。诗中用松树和石头作为象征,表达了对长寿、坚韧和友谊的赞美。

1. 开篇提问:诗人一开始就问,世间有什么东西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沧海变桑田,蒲柳易朽,但松树和石头却能长久存在。这里用对比手法,突出松石的长久。

2. 松石的形象
- 石头:洞前的大石高耸嶙峋,像一位长者,脚下的小石头像儿孙一样拱卫着它。石头历经寒暑,表面长满苔藓,显得古老而坚韧。
- 松树:松树高大粗壮,枝干像龙爪一样伸向天空,与风雪搏斗。大树枝干斑驳,小枝却依然生机勃勃,像青蛇游动。松树不与普通树木为伍,只与石头相伴,象征高洁和坚贞。

3. 神话与历史:诗人联想到女娲补天时遗漏的石头,以及秦始皇封禅时滥封的松树,暗示松石的历史悠久和非凡来历。生公(高僧)点化石头,张良(留侯)隐居辟谷,这些典故进一步赋予松石神秘和高贵的色彩。

4. 松石的品质:石头看似笨拙,实则安静;松树看似幽深,实则秀美。石头能生灵芝,松树能结茯苓,二者相辅相成,是绝佳的伴侣。这里用松石的和谐共生,比喻友谊的长久和美好。

5. 结尾祝福:诗人说自己的家风崇尚坚贞和刚直,邀请松石进入画中,以此画为兄长祝寿。将松石的坚贞与长寿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兄长健康长寿的美好祝愿。

精髓和魅力
- 象征手法:松树和石头象征坚韧、长寿和高洁,通过它们的形象赞美寿星的品格。
- 生动描写:诗中松树的“牙爪拿天”、石头的“苔衣几寸厚”等描写,画面感极强,让人仿佛看到松石的雄姿。
- 情感真挚:诗人将自然景物与祝寿之情结合,既赞美自然,又表达对兄长的深情祝福,显得自然而动人。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它用朴实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传递了对生命长久和友谊珍贵的深刻感悟,读来既觉壮美,又感温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