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舂歌

机舂结草溪之唇,翳桑古柳联清阴。
无人认得东流水,如此妙旨谁知音。
碧渠走峻琉璃滑,鸣瀑怒卷波澜阔。
飞轮转拨无已时,试问此机是谁发。
此机欲见妙无形,此机那复声可闻。
自从清浊未高下,直到而今无暂停。
上有茅斋人静止,日用变化心如水。
斋名果育定何如,为言只此机舂是。

现代解析

《机舂歌》通过描写一个充满自然与生活气息的场景,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宁静。诗中的“机舂”是指水车,它在溪边与古柳相伴,仿佛大自然的一部分。整首诗借助水车这一象征,表达了深层的哲理思考。

场景描绘


- 机舂结草溪之唇,翳桑古柳联清阴:水车插在草丛中,仿佛溪流的嘴唇;古树的枝叶遮蔽了阳光,形成了清幽的树荫。这里描绘了一幅生动美丽的自然画卷,水车和古树相互呼应,营造出宁静和谐的氛围。
- 无人认得东流水,如此妙旨谁知音:东流的溪水看似寻常,却蕴含着深刻的意义,只有能倾听其声音的人才能理解其中的奥妙。这里暗示了自然中蕴含的深邃哲理,并非人人都能轻易察觉。

深层寓意


- 碧渠走峻琉璃滑,鸣瀑怒卷波澜阔:清澈的渠水在峻峭的石头上流淌,如同光滑的琉璃;飞瀑发出轰鸣声,掀起巨大的波浪。这表达了自然力量的壮丽与不可抗拒性,也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 飞轮转拨无已时,试问此机是谁发:水车不停地旋转,似乎没有尽头,那么,是谁发起了这台水车呢?这里提出了一个哲学问题,即自然与生命的动力源在哪里,人类能否理解这一切背后的真相。
- 此机欲见妙无形,此机那复声可闻:水车的运转是无形的,其声音也不容易被捕捉。这比喻了真理或生命的力量难以直接感知,需要在观察和体验中领悟。

人生哲理


- 自从清浊未高下,直到而今无暂停:从清澈到浑浊,从高处到低处,这一切都在不停地变化,没有停止的时候。这反映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上有茅斋人静止,日用变化心如水:上面有茅草屋,人们生活平静,心灵如水般清澈。这里表达了即使在忙碌和变化中,也需要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 斋名果育定何如,为言只此机舂是:茅斋的名字叫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里只有水车这种简单的工具。这进一步强调了简单与平静的重要性,以及它对心灵的净化作用。

结语


整首诗通过具体生动的描写,引出了对自然、生命和自我内心的深刻思考。它提醒人们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保持一颗简单平静的心,并从中寻找生命的真谛。

钱时

严州淳安人,字子是,号融堂。绝意科举,究明理学。江东提刑袁甫建象山书院,招主讲席。理宗嘉熙二年以荐授秘阁校勘,召为史馆检阅,求去,授江东帅属归。有《周易释传》、《学诗管见》、《融堂书解》、《四书管见》、《两汉笔记》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