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张彦辅留别之作

一别屡更岁,思君无已时。
知君亦念我,相望(自注:平。)两嗟咨。
我病卧田间,君行护疆陲。
隐显既殊迹,会合安可期。
今年定何年,有此一段奇。
我来五峰阳,君归九江湄。
闻君肯来辱,欢喜不自持。
迎君紫霄峰,举觞白鹅池。
强健初共欣,艰棘旋相悲。
相顾出危涕,薄言首东岐。
留连十日饮,怆恨⑴八哀诗。
散怀水石幽,遂忘筋力疲。
雄篇既鼎来,逸韵方穷追。
云胡遽告别,牙纛风披披。
揽祛不得留,酌酒前致辞。
愿君酬此觞,去上白玉墀。
国论罄忠益,庙谟参设施。
一请正纪纲,再请诛羌夷。
及时树勋业,慰我空山饥⑵。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两个老朋友久别重逢又匆匆分离的故事,充满真挚的情感和家国情怀。

开头写两人分别多年,彼此思念却无法相见。一个在乡下养病,一个在边疆守卫,身份处境不同,重逢遥遥无期。没想到今年突然有了相聚的机会,一个从五峰山南边赶来,一个从九江岸边归来。

见面时两人欣喜若狂,在紫霄峰迎接,在白鹅池饮酒。刚为彼此身体健康高兴,转眼又为现实艰难而悲伤。他们相视落泪,知道很快又要分离。连续十天的畅饮中,借写诗抒发胸中郁结,徜徉山水间暂时忘却疲惫。

朋友写的雄浑诗篇刚送来,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军旗就在风中猎猎作响——友人要出征了。拉着衣袖不舍得放手,只能斟酒饯行。诗人祝愿朋友:喝完这杯酒,去朝堂施展抱负吧!希望你能直言进谏整顿朝纲,请命讨伐外敌,早日建功立业,也算安慰我这个隐居山林的失意之人。

全诗最动人的是两种情感的碰撞:一方面是"铁哥们"般的深厚友谊,久别重逢的狂喜和依依不舍;另一方面是知识分子的社会担当,即使自己隐居患病,仍希望友人能为国效力。最后那句"慰我空山饥"特别打动人——诗人把自己的理想寄托在了朋友身上。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