涑川导水行
秦晋分野群相囿川,珍岳贡承平久。
皇仁敷化理薰弦,民物熙熙自康阜。
作咸润下著箕畴,雪甸琼花颗如斗。
汸汸鹾利佐边储,水患年来数非偶。
猥予谫陋愧三监,胸中盐铁书何有。
旁咨故道决西流,父老前陈已腾口。
我家沉灶产青蛙,东里漂庐总龙湫。
吁嗟谁办拯溺功,不教邻壑鱼黔首。
乃计徒庸程土物,飞檄官胥迅奔走。
万杵秋烟废堑完,弱缕沿堤袅新柳。
导滞疏湮汇大湖,硗确胡能当击掊。
清流拍岸泻黄河,溅沫惊涛铁牛吼。
桑泉土艺麦有秋,妇子欣欣馌南亩。
会看鹾海凝素英,依依斥卤归穷蔀。
司农外府岁计馀,裕国通商谣白叟。
作法于贪末弊流,区区桑孔谁其咎。
何似清朝榷政平,祖宗立法殊仁厚。
随时补弊在臣工,戒事先期岂容后。
将来继者富奇策,经略颙看掩予丑。
润泽都归画一中,亿万斯年同不朽。
皇仁敷化理薰弦,民物熙熙自康阜。
作咸润下著箕畴,雪甸琼花颗如斗。
汸汸鹾利佐边储,水患年来数非偶。
猥予谫陋愧三监,胸中盐铁书何有。
旁咨故道决西流,父老前陈已腾口。
我家沉灶产青蛙,东里漂庐总龙湫。
吁嗟谁办拯溺功,不教邻壑鱼黔首。
乃计徒庸程土物,飞檄官胥迅奔走。
万杵秋烟废堑完,弱缕沿堤袅新柳。
导滞疏湮汇大湖,硗确胡能当击掊。
清流拍岸泻黄河,溅沫惊涛铁牛吼。
桑泉土艺麦有秋,妇子欣欣馌南亩。
会看鹾海凝素英,依依斥卤归穷蔀。
司农外府岁计馀,裕国通商谣白叟。
作法于贪末弊流,区区桑孔谁其咎。
何似清朝榷政平,祖宗立法殊仁厚。
随时补弊在臣工,戒事先期岂容后。
将来继者富奇策,经略颙看掩予丑。
润泽都归画一中,亿万斯年同不朽。
现代解析
这首诗《涑川导水行》讲的是治理水患、造福百姓的故事,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来理解:
1. 开篇背景
诗人先描述秦晋地区(陕西山西一带)长期受水患困扰,虽然当地有盐业收入支撑边疆财政,但连年水灾让百姓苦不堪言。他用"青蛙在灶台安家""房屋漂得像龙宫"这种夸张比喻,生动表现洪水泛滥的惨状。
2. 治水行动
诗人作为官员,谦虚说自己经验不足("胸中盐铁书何有"),但积极走访父老乡亲,组织人力疏浚河道。诗中"万杵秋烟""新柳沿堤"等画面,展现了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和初步成效——把淤塞的河水引入大湖,最终汇入黄河。
3. 治水成果
成功后的景象充满生机:麦田丰收("妇子欣欣馌南亩"),盐田结晶如雪花("鹾海凝素英"),国家税收增加,百姓传颂功德。这里用"铁牛吼"形容黄河涛声,既显气势又暗喻治水工程的坚固。
4. 治国反思
最后诗人跳出具体事件,讨论治国理念:批评历史上桑弘羊等官员的苛政("作法于贪"),赞扬本朝仁厚政策。他强调为官要未雨绸缪("戒事先期"),期待后人能完善自己的不足。
诗歌亮点
- 现实关怀:不是空泛抒情,而是真实记录民生工程,体现古代官员的责任感。
- 画面感强:从"沉灶产蛙"的灾情到"清流拍岸"的新貌,像看纪录片一样清晰。
- 双关妙用:"铁牛"既指镇河铁牛雕塑,又隐喻治水后黄河如牛般驯服。
核心思想
这首诗通过治水故事,传递了"为民办实事+制度要仁厚"的为政之道。诗人把工程琐事写得波澜壮阔,最后升华到治国智慧,既有泥土味又有哲理性,堪称古代版的"民生工程汇报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