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怀才不遇的英雄故事,字里行间充满壮志未酬的愤懑和不屈的斗志。
前两句说北方胡人(外敌)猖狂入侵,激怒了隐居的英雄("草庐"借指诸葛亮隐居的茅庐,这里代指怀才者)。三四句用两个典故:李广战功赫赫却终身未封侯("数奇"指命运不好),赵括纸上谈兵导致惨败。这里说失败有时是命运捉弄,不一定是能力问题。
五六句最扎心:梦里还想着报效朝廷("北阙"指皇宫),现实中却像伯夷叔齐隐居西山饿到死都不肯吃周朝的粮食。最后两句突然振作——像雄鹰展翅高飞才是我的志向,谁甘心当个碌碌无为的普通人("舂锄"指干农活的平民)?
全诗像过山车:从外敌入侵的愤怒,到怀才不遇的憋屈,再到饿死也不妥协的骨气,最后爆发成"老子偏要逆天改命"的呐喊。最打动人的是这种"明知会输偏要硬刚"的倔强,像极了生活中那些屡败屡战的普通人。
赵希逢
赵希逢(生卒年不详)一作希蓬,宋宗室,太祖四子秦王德芳八世孙。理宗淳祐间,以从事郎为汀州司理。与华岳诗词酬唱往来,有《华赵二先生南征录》今不传。词见《诗渊》第二十五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