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光和轻松愉快的游山玩水的情景,让人们对自然美景有了深刻的感受和向往。
首句“庐陵游乐夕阳山”描述了地点——庐陵(今江西吉安)和时间——夕阳西下的情景,给人以宁静而温馨的感觉。它营造了一种傍晚时分人们在夕阳下游玩的自在氛围。
“太守何人若是班”则是对在夕阳下游玩的太守的赞叹,这里的“班”并非特定的历史人物,而是泛指那些能与美景相配、享受其中乐趣的人。这也体现了诗人对能够欣赏美景的人的美好期望。
接下来,“三岛幻成一丘小,五峰对峙两溪环”用了一种奇幻的手法来形容眼前的风景。诗人将眼前的美景比作神话中的“三岛”,并用“对峙”和“环”来描绘群山环绕、溪流相接的自然景观,这样生动的描写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
“竹间庭院邻翁卜,木杪楼台仙者寰”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见的具体景物。竹林间的庭院、溪流旁的楼台,以及高处的木楼等构成了一幅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美丽画卷。诗人通过这些细节展示了山水之间的诗意生活。
“紫笑扶疎枝干老,春来得兴颇开颜”则通过描写一棵老树,表现了春天到来时诗人内心感到的喜悦,老树“紫笑”说明它在春日里绽放着生机,象征着希望和新生的力量,使诗人在游览中感受到自然界的美好与生命的活力。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庐陵的自然风光和游人的心情,传达了对美好自然的赞美,也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读起来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自然之美和心灵之悦。
家坤翁
宋眉州人,号颐山。理宗景定三年,以户部郎中知抚州,吏治甚著,为民称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