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龙图诜挽词

挺然直节庇峨岷,谋道从来不计身。
属纩家无十金产,过车巷哭六州民。
尘埃辇寺三年别,樽俎岐阳一梦新。
他日思贤见遗像,不论宿草更沾巾。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苏轼为悼念好友陆诜(曾任龙图阁学士)而写的挽词,用朴素真挚的语言赞美了陆诜清廉正直的一生。

前四句直接写陆诜的品格和政绩: 1. "挺然直节"说他像青竹般正直,在四川(峨岷)为官时庇护百姓; 2. "谋道不计身"指他做事只考虑道义不顾个人得失; 3. "家无十金产"用具体数字强调他清廉到去世时家徒四壁; 4. "巷哭六州民"生动展现他治理过的六个州百姓自发悼念的场面。

后四句转为苏轼的 personal 追忆: 5. "尘埃辇寺"指两人在京城分别三年,暗含官场纷扰; 6. "樽俎岐阳"回忆曾在陕西(岐阳)把酒言欢,如今恍如隔世; 7. 最后两句说将来看到他的画像都会落泪,用"宿草"(坟头草)暗示思念之长久。

全诗妙在: - 用"十金产"与"六州民"的对比,突出清官的价值 - "过车巷哭"画面感极强,胜过千言万语的赞美 - 把个人友谊(樽俎梦)与百姓爱戴(巷哭)结合,多角度塑造人物形象 - 结尾"宿草沾巾"的想象,让哀思穿越时空

苏轼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家产、百姓哭巷、喝酒往事)和时空转换(生前身后),让一个正直官员的形象跃然纸上,比单纯说"伟大清廉"更有说服力。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