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十七首 其十七

秤锤捻得汁出,石人喝得汗流。
临机应变,随分知羞,乘时推上五峰头(辞众赴径山)。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夸张幽默的比喻,描绘了一个修行者突破常规、顿悟真理的瞬间。前两句"秤锤捻出汁、石人流出汗"就像在说"铁树开花、哑巴说话",用不可能发生的奇观,形容修行到极致时打破常规思维的状态。

中间两句"随机应变,随分知羞"像是过来人的经验谈:真正的高人既懂得灵活变通,又能守住本分知道分寸。就像生活中那些既聪明又谦逊的人,他们能巧妙处理问题,但不会得意忘形。

最后一句"乘势推上五峰头"最妙,把顿悟比作登山——不是靠蛮力硬爬,而是懂得借势而为,像顺风扬帆一样自然登顶。这里的"五峰"可能暗指佛教的五蕴或五智,代表修行达到的高境界。

全诗用生活化的比喻讲修行哲理:真正的成长不是苦熬硬撑,而是像榨出铁汁、逼出石汗那样突破自我设限,在保持本心的同时灵活应变,最终抓住机遇实现飞跃。这种智慧对现代人如何在压力下突破瓶颈、顺势而为仍有启发。

释智愚

释智愚(1185年—1269年),号虚堂,俗姓陈,四明象山(今属浙江)人。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