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大雨过后,玉蝀桥边的清新景象。诗人用生动的画面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自然与城市的和谐共存。
前两句"雨声冲破影中天,百尺长虹万顷烟"写得很有气势。大雨的声音仿佛能冲破云层,雨后出现的彩虹像一座百尺长桥,笼罩在朦胧的水雾中。这里用"冲破"这个动词让雨声显得特别有力量,而"长虹"和"万顷烟"的搭配又让画面变得很壮阔。
后两句"鸥鹭不争车马道,自遮荷盖领雏眠"转入宁静的画面。水鸟们不跟车马争道,自顾自地用荷叶当伞,带着幼鸟安然入睡。这里用"不争"和"自遮"两个动作,把鸥鹭写得很有灵性,也暗示了动物比人类更懂得享受自然的馈赠。
整首诗通过雨后的彩虹、水雾、鸥鹭、荷叶等意象,描绘出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诗人用城市中的自然景观,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最妙的是最后那个"眠"字,让整个画面都安静下来,仿佛能让人感受到雨后清新的空气和悠闲的氛围。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