厓门吊古

慈元宫殿长蘼芜,松柏荒凉夕照孤。
云气有时通葛岭,海潮无路接西湖。
风回怒浪龙孙泣,月暗长林帝子呼。
十载艰危羁旅客,断肠何处哭穷途。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南宋灭亡后,诗人凭吊历史遗迹的凄凉画面。

首联"慈元宫殿长蘼芜,松柏荒凉夕照孤"直接呈现了宫殿废墟的景象:曾经辉煌的皇家宫殿如今长满野草,夕阳下只剩几棵孤独的松柏。这里用"蘼芜"(野草)和"夕照"营造出强烈的今昔对比。

颔联"云气有时通葛岭,海潮无路接西湖"运用空间对比:天上的云还能飘到葛岭(临安附近),但海潮却再也无法回流到西湖。这暗喻南宋灭亡后,山河依旧却已物是人非。

颈联"风回怒浪龙孙泣,月暗长林帝子呼"用拟人手法:海风掀起怒浪像是龙孙(皇室后裔)在哭泣,月光下幽暗的树林仿佛传来帝王的呼唤。这里通过自然景象寄托了亡国之痛。

尾联"十载艰危羁旅客,断肠何处哭穷途"道出诗人自身处境:十年来漂泊无依的诗人,面对这样的历史悲剧,连痛哭的地方都找不到,表达了深重的家国悲痛和个人无奈。

全诗通过废墟景象、自然意象和诗人感受三个层面,将历史兴亡、家国情怀和个人命运紧密结合,用通俗的意象传达深刻的情感,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那份沉重的历史沧桑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