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棠(己丑)

何来冬岭树,道是海棠枝。
万卉彫零日,此花秾艳时。
凌云垂鄂不,傲雪湿燕支。
桃李春风耳,岁寒谁与诗。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株在寒冬中盛开的奇特海棠,赞颂了它不畏严寒、独自绽放的孤傲品格。

开头两句用惊讶的语气引出主题:谁会在冬天的山岭上看到开花的树呢?走近一看,原来是海棠。这里通过"冬岭"和"海棠"的意外组合,制造了强烈的反差效果。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这株海棠的与众不同:当所有花草都凋零的寒冬,它却开得正艳。它高高挺立("凌云"),花朵低垂却不屈服("垂鄂不");它傲视风雪,红艳的花瓣("燕支"即胭脂,指红色)被雪水打湿更显娇艳。这里用拟人手法,把海棠写得像位傲骨铮铮的勇士。

最后两句通过对比升华主题:普通桃李只在温暖的春风中开放,而能在严寒中坚守美丽的,除了这株海棠,还有谁能与之相伴吟诗呢?这里"谁与诗"既是说没人能配得上为它写诗,也暗示只有具备同样品格的人才能真正欣赏它。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海棠"在错误季节做正确事情"的反叛美。诗人表面写花,实则寄托了自己不随波逐流、在逆境中保持本真的精神追求。就像现代人常说的"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这株冬海棠正是这种倔强生命力的完美象征。

阮元

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云台、雷塘庵主,晚号怡性老人,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先后任礼部、兵部、户部、工部侍郎,山东、浙江学政,浙江、江西、河南巡抚及漕运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云贵总督等职。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体仁阁大学士,太傅,谥号文达。他是著作家、刊刻家、思想家,在经史、数学、天算、舆地、编纂、金石、校勘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高的造诣,被尊为三朝阁老、九省疆臣,一代文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