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四衍曾之燕书来约别伏枕赠之 其一
何来双鲤鱼,中有故人书。一字一叹息,逝将辞旧墟。
北上黄金台,出入承明庐。冠盖满衢路,念我行不俱。
岂曰川无梁,伏枕天一隅。故乡日以远,音问日以疏。
行行各努力,万里犹相于。无为临路啼,儿女同欷歔。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朋友即将远行,诗人卧病在床无法相送,通过一封书信传递的复杂情感。
诗的开头很生动:突然收到装着朋友来信的信匣(古时用鲤鱼形状的木盒装信),读着信里一字一句都让人叹息。朋友要离开故乡去京城发展("黄金台""承明庐"都是指京城权贵之地),想到满街都是达官显贵,而自己却因生病卧床("伏枕")不能同行,就像隔着河却没有桥梁。
后半段情感更深:随着朋友越走越远,联系会越来越少,但诗人还是鼓励彼此要努力("行行各努力"),就算相隔万里心也要在一起。最后两句最感人:劝朋友别像小孩子一样在分别路上哭哭啼啼,表面上叫对方别哭,其实透露着自己更舍不得。
全诗妙在三个层次: 1. 用"双鲤鱼"这种生活化意象开头,让读信场景跃然纸上 2. "伏枕"与"冠盖"的对比,病榻与繁华的强烈反差 3. 最后故作坚强的劝慰,反而更显情深。就像现在人说"别想我",其实是"要想我"。
这种朋友远行自己不能相送的遗憾,和现代人看到好友去大城市发展,自己却因故留下的心情一模一样,千年不变的真挚友情特别打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