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主宗伯公折杏花一枝插行帐茶铛中至晚盛开有诗五叠前韵奉和

伴取炉烟细细丝,拗花供养趁花期。
毡帷四面留香地,茶铫双清吐蕊时。
著色还须崇嗣画,寻春真笑牧之迟。
一枝何幸随桃李,也到公门侑玉卮。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雅致的生活场景:有人折了一枝杏花插在行军的帐篷里,放在茶炉旁,到了晚上花儿竟然盛开了。诗人觉得这情景很美,于是写诗唱和。

全诗可以这样理解:
1. 首联说杏花伴着茶炉的袅袅轻烟,被人折来插在帐中,正好赶上花期。用"细细丝"形容烟,显得很柔美。
2. 颔联写帐篷里充满花香,茶炉旁的花朵正在绽放。"双清"既指茶与花都清新,也暗含人品高洁。
3. 颈联用两个典故:说这美景需要画家崇嗣来描绘,又笑杜牧寻春来迟没看到这美景。显得很有文人趣味。
4. 尾联说这枝杏花很幸运,能像桃李一样,在贵人宴席上助兴。表达了诗人对座主的尊敬。

全诗亮点:
- 把普通的生活场景写得很有诗意
- 用"炉烟""茶铫"等物象营造出雅致的氛围
- 通过"崇嗣画""牧之迟"的典故,展现文人雅趣
- 最后将杏花拟人化,说它"幸运",其实是表达自己受教于座主的荣幸

这首诗展现了古代文人生活中那种细腻的审美情趣,把折花、煮茶这样的小事写得风雅别致,也体现了对师长的尊敬之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