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二十四首 其二十二

长期告毕,法岁云周。
木人施草,石女行筹。
衲僧了无交涉,那更头上安头。
横担楖栗,笑傲清秋。
要去即去,得留且留。
逢人若问长灵老,向道浩浩尘中斗铁牛。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讲的是修行者达到一种超脱自在的境界,用幽默生动的比喻表达"放下执念"的禅意。

前四句用"木人施草""石女行筹"这种不可能发生的荒诞画面,暗指修行圆满后,连没有生命的物件都仿佛有了灵性。但作者马上说"这和真正的修行者毫无关系",就像"头上安头"多此一举,强调真正的悟道不在表面功夫。

中间四句展现修行者的洒脱:扛着木杖(楖栗)笑看秋天,去留随意。这是用具体形象描绘心灵的自由——像云一样不受束缚,顺应自然。

最后两句最妙:如果有人问"长灵老"(可能指高僧)在做什么,就说他在"尘世里和铁牛较劲"。铁牛象征顽固的世俗执念,"斗铁牛"其实是说修行者早已看破红尘,却仍以游戏心态活在人间。就像大人看小孩较真玩游戏,既参与又不当真。

全诗精髓在于:真正的修行不是摆出超凡脱俗的姿态,而是带着觉知活在当下,对生活保持轻松幽默的态度。那些看似矛盾的比喻(石女能算账、和铁牛较劲),恰恰揭示了禅宗"烦恼即菩提"的智慧——不必逃离现实,就在柴米油盐中悟道。

0